個人檔案

林水鎮居士
俗名:[林水鎮居士], 法號:[果前]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碩士;乙種關稅特考法務類及格.
[妙音書院]電子佛經流通處負責人;
得受<三皈五戒>於上淨下空法師,又受<在家菩薩戒>於台北『法鼓山』 上聖下嚴法師;
是法鼓山會員.
 
寫真秀
 
部落格首頁 總人氣指數:122215   推薦蘋果數:5   
轉載- 地藏經玄義講記(3) 文/淨空大師
林水鎮居士 - 淨空大師開示錄 | 2007/05/17 20:41:46 | 回應 (0) | 人氣 (183) | 推薦 (0)
'
閱讀全文 .....
轉載- 現前社會的五倫關係運轉得如何 文/淨空大師
林水鎮居士 - 淨空大師開示錄 | 2007/05/17 20:08:07 | 回應 (0) | 人氣 (175) | 推薦 (0)
'
閱讀全文 .....
轉載-地藏經玄義講記(2) 文/淨空大師
林水鎮居士 - 淨空大師開示錄 | 2006/11/08 23:16:36 | 回應 (0) | 人氣 (117) | 推薦 (0)
地藏經玄義講記(2)

  「五重玄義」,是隋末唐初天台智者大師詮釋一切經論之準則。正式講經前,先用五個科目來闡釋經中大意及玄妙之義理。

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

  講經之前,先介紹全經之大意,目的有二:一、對初學者而言,經文很長,講解需要時日,初學之人不了解經典之義趣,會很難產生興趣,而易失耐心。故先講述全經之大意,以引發其學習之信心。二、對老修行人而言,玄義乃是註者之心得報告,可從中了解註者對佛法的契入程度、修持之功夫以及見解與智慧,對自己功夫之增進,見解之擴充,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古代講經,講解玄義的方式有多種。但是,到了唐朝中葉以後,其他方式幾乎都不被採用了,唯獨賢首之十門開啟,與天台之五重玄義,光耀至今。晚近,五重玄義尤為講經法師所青睞,因其簡明扼要,最契現前廣大聽眾之根機。

  現今,即使五重玄義亦不為講經法師所重視。當年李炳南老居士告誡學人,學講經者,一定要懂五重玄義、十門開啟。但是,講經時是否採用,要視法會情況、聽眾根機而定。若不講玄義,則代之以講經因緣,然後直接入題。經題講畢,即講「如是我聞」,直截了當,最契現時之機。現代乃工業時代,大眾工作繁忙,分秒必爭,講授佛法一定要「契理契機」。若雖如法演繹,卻不契時人之根機,不懂現代人之所需,難免不受人歡迎。

  此次講演,力求簡單明瞭。青蓮法師的註解有些特別獨到的見解與殊勝的發揮,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就可以細講。現前不需要的,不容易理解的,不適合現代社會環境和意識形態的,我們就將它省略。諸位如果需要深入,自己可以依照原著修學。我們從玄義中,可以看出青蓮法師確實有很高明的見解,在古大德註經玄義中少見,他是以「不可思議」作為世尊演說地藏法門的依據。

  佛法常稱《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大不思議經》,稱《維摩詰經》為《小不思議經》。青蓮法師對《地藏經》亦以「不思議」稱之,法師豈不是將此經與《華嚴》、《法華》、《維摩經》等量齊觀!其看法是否有根據?不僅有,而且非常充分。我們從「忉利天宮集會品」中看到,法會盛況空前,參與法會的人眾,乃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菩薩,與《華嚴》法會盛況無二無別。《華嚴經》稱為「一乘了義」,此經又何嘗不是一乘了義!法師對名題以「不思議人法為名」;「辨體」以「不思議性識為體」;「論用」以「不思議行願為宗」,如是講法很少見到。然仔細思惟觀察,確實有道理!我們體會到:青蓮法師註本見地之深邃,確有其獨到之處,而為其他註本所不及。

  「題」乃一經之總綱,猶如世俗文章之題目,觀其題而知其文之大意矣。是故講經先講經題,向聽眾提示一經之總綱領。次而講體,體即是經典之理論依據,佛是依據什麼理論而說的。明瞭一經之體,方能建立信心。信心建立,明理之後,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才得受用。若不能落實,難辭談玄說妙之咎。落實就是「明宗」,明宗是講修學的方法,就是將理論落實在生活之中。落實之後,有何利益,即是「論用」。用就是受用,依照此法修學得到哪些受用。「判教相」,本經是佛法修學的共同基礎科目,無論顯教密教,都以孝親尊師為修學之根基,此乃通途之教相。

所以五重預釋者。以是經中幽玄之義,令人一覽,即能詮名。識所詮體。欲顯此體,須明宗要。宗成體顯,妙用得力。然後判屬時味部教,則義旨泠然,昭乎心目。譬之擬觀山海,先閱圖經,未出門庭,而情景宛在矣。

  「預釋」,預先解釋。「以是經中幽玄之義,令人一覽,即能詮名。」此是預先解釋全經大意之目的,令人一看經題就知道經中所說的義理。「識所詮體」,體即性質,認識此經之性質。

  「宗要」是修行的方法。「宗成體顯,妙用得力」,用是指論用,學習後所得之功德利益。「然後判屬時味部教,則義旨泠然,昭乎心目。譬之擬觀山海,先閱圖經,未出門庭,而情景宛在矣。」此是說明,何以要用五重玄義來釋經中之大意。

一、釋名
釋名中。地藏菩薩本願六字,是別題,別諸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題,通餘經故。

  佛經立題以「人、法、喻」三為綱,有「單三」、「復三」、「具足一」,共七種立題。單三者,單人、單法、單喻。如《佛說阿彌陀經》,即單人立題也。「佛說」,佛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是西方極樂教主,釋迦、彌陀兩土導師皆屬人,故為單人立題。《大般若經》為單法立題。

  復三者,法喻、人法、人喻。如《妙法蓮華經》,名「法、喻」立題。「妙法」為法,「蓮華」是比喻。具足者,人、法、喻合為一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故為人法喻具足立題。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以不思議人法立題。「地藏菩薩本願」是「別題」,不同於其他經。「經」是「通題」,通於一切經。如《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皆稱之為經。「別題」中,「地藏菩薩」為人,「本願」是法。地藏菩薩不可思議,菩薩的本願亦不可思議,是故青蓮法師說「以不思議人法為名」。世尊為本經開示了三個名稱:一「地藏本願」,二「地藏本行」,三「地藏本誓力」。譯經的法師取其中之一,即「地藏本願」。願一定有行,行一定有誓力。是故,地藏本願即地藏菩薩的行願與誓力之總稱,將行與誓都包括了。

  人名亦有通別之分。地藏是別名,菩薩是通名。其實,地藏還是通名,不過與菩薩對比,菩薩通的範圍更大。何以說地藏是通名?凡是修學地藏法門、依地藏本願自行化他的,此人就是地藏菩薩。

  觀音菩薩若以孝親尊師教導一切眾生,觀音菩薩迅即化身為地藏菩薩。同理,地藏菩薩若以大慈大悲度化眾生,則地藏菩薩搖身一變就是觀音菩薩。佛菩薩沒有身相、沒有名號,名號、身相乃「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現。諸佛菩薩是一體,一體即是一真、一法界、一法身,隨眾生之感而應化。明瞭事實真相,我們對於諸佛菩薩就生平等心,不再分別、執著。

  地藏菩薩的名號,義理無盡深廣。「地」是大地,大地能生育萬物,一切動物、植物、礦物都不能離開大地。大地含藏無盡的寶物,供養一切眾生,不但蘊藏的金銀七寶是寶藏,地上生長的五穀也是寶藏,一切動植物都必須仰賴大地而生存。

  佛將心性比作大地。《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還是心。世出世法,虛空法界依正莊嚴,皆是自性所現,妄識所變。心地含藏著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一切皆是無量,都是不可思議。此即地藏名號之由來。無盡的寶藏是一切眾生皆本自具有,非佛菩薩之獨藏。即使阿鼻地獄眾生,亦無絲毫欠缺。就心地寶藏而言,的確是生佛平等,在佛不增,在凡不減。然因生佛迷悟有別,故受用有異耳。

  如何開發心地寶藏?必須修學地藏法門。地藏法門的內容是什麼?本經自始至終所顯示的就是「孝親」。佛法的教學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修學圓滿了就是孝道的圓滿。是故,佛法的修學,徹始徹終就是一個「孝」字。

  我在十年前,就開始專講淨土。有同修問我:「法師,你不是專弘淨土,為何又講《地藏經》?」我說:「我是專弘淨土!我講《地藏經》,還是專弘淨土!」因為淨土法門修學的根基是「淨業三福」,第一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而《地藏經》就是第一福的詳細註解。

法界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

  「法界」就是一念心性。我們講自性、真性、佛性、法性、法界,名異義同。佛用種種名相來闡明一件事,其用意在教導我們不要執著。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教導我們學習佛法的原則有三,一、「離言說相」,不要執著言語文字;二、「離名字相」,名詞術語是表達義理之工具,是指路牌,不可執著指示方向的路標;三、「離心緣相」,心緣即意識思惟分別。唯有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一切不分別、不執著,方能體悟大道。若落在名言、思惟、分別、執著之中,即與事實真相永遠隔絕。

以眾生性具三千之寶,為煩惱六賊所覆,意識惡王所害。乃出此三德祕藏,用贖常住之命。今地藏之名,正取乎此。

  「三千之寶」,即是智者大師註釋《法華經文句》所說的「一心具足十法界」。「十」是表法,不是數字。佛將無量無邊的法界歸納為十大類,每一類都是無量無邊的性德,不可思議。十法界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十法界中的每一法界又有十法界,以人道而言,有人中之佛,釋迦牟尼佛即是。有人中之菩薩,《華嚴經》的五十三位善知識即是。有人中之阿羅漢、辟支佛;有人中之天人,福報大的,其享受與天福一樣。也有人中之畜生,愚痴顛倒,天天造作惡業,邪正、是非、善惡不辨。亦有人中之餓鬼、人中之地獄。故一法界又具足十法界,十個法界就變成一百法界,即百界也。

  《法華經》說「十如是」。一百界中,每一界有十如是,就是千如。天台大師講五陰一千、眾生一千、國土一千,稱為三千。此處「眾生性具三千之寶」,即是就此而言。

  十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如是。」性如是,性是體性,一念心性。相如是,性能現相。虛空法界諸佛剎土,十法界依正莊嚴,相如是也。如是是何意?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古德以「金」比作性,「器」比作相。黃金可以做出許多形形色色不同的器皿,猶如十法界之依正莊嚴,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希望我們能從比喻中體會,十法界的依正莊嚴皆是自性變現的,除自性外,確實無有一法可得。

  前面講性體湛寂,作用虛靈,活活潑潑,決定不可得。因此,我們切不可有得失之念,以為緣生是有得,緣滅似乎有失。真實講,緣生沒有得,緣滅亦沒有失。真正的事實真相是什麼?不生不滅。《中觀論》歸納為「八不」,八不是以不生不滅為主,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此乃一切法之真相。會用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以「八不」觀察一切境界相,觀久了會開悟。若是打妄想就不能開悟了,妄想心會生煩惱。馬鳴菩薩教導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才會開悟。若用思考就落入了意識;意識是迷不是悟。迷決定不能開悟,覺方能證真。

  「眾生性具三千之寶」,簡單講就是眾生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才藝、德能。而佛得受用了,所以得大自在,能在十法界隨類現身,隨機說法,不疲不厭。凡夫何以不能得此殊勝受用?就是「為煩惱六賊所覆」,六賊是指六塵、六識。「意識惡王所害」,六識最重的是意識,而凡夫卻將意識當成自己的真心。意識具足五十一心所,其他與識相應的心所沒有那麼多,可見它的作用之大。向外,它能緣虛空法界;向內,可以緣到阿賴耶識,能力相當大。但它唯獨緣不到自性,因為它是在迷位,性是在悟位,是故緣不到。它能緣十法界,緣不到一真法界,因一真法界是覺悟之境界。我們不能見性,不能入一真法界,因為「為煩惱六賊所覆」,又為「意識惡王所害」。佛真的是高明大夫,為我們診斷,立即就將病根找到了。

  病根找到了,如何對治?「乃出此三德祕藏」,以三德祕藏來對治。三德祕藏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每一德又具有「常、樂、我、淨」四種清淨之德。凡夫迷失自性,不僅三德不能現前,四淨德亦得不到受用,此即凡聖之差別。從性體上說本無差別,從作用上說則差別懸殊。

  何謂法身?「法」即諸法,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是自己。認識明瞭一切諸法是自己,就證得清淨法身。一切眾生何以會是自己?是自己一念心性所變現的。既然一念心性能變虛空法界,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眾生自然含攝在其中。

  譬如作夢,能作夢的是我們的意識心。諺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所思是自己的心,晚上睡覺時,心就化成夢境。當心變現出夢境之時,就如《華嚴經》所說的「唯心所現」,虛空法界的依正莊嚴無一不是。夢中有虛空法界,有依正莊嚴,夢境是我們意識心所現,所以夢中也有很多變化,變化也是唯識所變。覺醒之後,夢中境界還清清楚楚,試問,夢中這些人,自己與他人,山河大地,虛空世界,是否皆是自己?除自己之外,一無所得。是故佛法講「全真即妄」,真是能變,妄是所變的幻相。能變的心在哪裡?所變的境界就是心,心變成相分,所有相分就是自己的真性,「真妄不二,性相一如」。我們通過夢境細細體會,方知山河大地、一切眾生,無一不是自己。

  境界的實際狀況,真的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不是空無,有無是一不是二,有無兩邊不著,方能入佛之境界。是故,真實境界是「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我們要從佛反覆的說法中去體會。若真正體會到,方知諸佛菩薩生活在三德祕藏之中,虛空法界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這才得大自在。

  清淨法身佛乃盡虛空遍法界為一體,故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契入這個境界,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當然現前;若無般若智慧,入不了此境界。智慧現前,解脫也同時現前。解脫是得大自在,所有一切的煩惱都化解了,見思、塵沙、無明全都化解,沒有六道,也沒有十法界,一真法界亦沒有。一真法界是與十法界相對建立的,彼一邊沒有,此一邊焉能存在?如人生病服藥,「病癒藥亡」。

  三德祕藏的意義,我們一定要了解,並進而做到相應,相應之法一定是以智慧觀照。我教導同學,智慧觀照的方法是從夢境下手,我們每次作夢醒了之後,細心觀照一番。常能如是,逐漸就覺悟了。然後看到社會上的芸芸眾生,森羅萬象,都是夢境而已,確實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於是我們在社會複雜的應酬中,心境坦然,如若虛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時解脫自在則情景宛然矣!無論何時何地,以何種身分,從事何種工作,無不自在。然後就可利用現前的身分、工作,幫助一切眾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或是物質生活、或是精神生活,貢獻自己之所能,即是大慈大悲。心地真誠、清淨、平等,與三德祕藏就能相應,憑藉這個身體將三德祕藏落實在行為上,自利利他,並幫助眾生覺悟。唯有一切眾生真正覺悟,問題才是徹底解決,若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則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華嚴經》自始至終就是講法界,即現代人講的多元文化。盡虛空遍法界種種族群、種種異類,《華嚴經》說「種種」說了十幾、二十句。佛如何能解決多元的矛盾與衝突?就用法身、般若、解脫。「解脫」是果,「法身」是理,「般若」是智,以此方法來解決一切問題。所以,佛法修學的目的是讓我們證得法身,教我們仔細觀察,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問題就解決了。大乘法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不是空想,是事實。如果真正體認了,我們對於一切眾生還會有惡念?不可能。這才是徹底斷盡一切惡,念念都是利益眾生,幫助眾生也契入此境界,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真相就是自性本具圓滿的般若智慧。佛用此方法來幫助我們恢復自性,猶如「用贖常住之命」。「常住」是常住真心;地藏菩薩的名號即是此意。

三德祕藏,蘊在一切眾生身心之內。諸佛悟之而證得,眾生迷之而流轉。然此祕藏,初無改移。故地藏薩埵,從發僧那之初,及住等覺之後,自行化他,總不離此心祕藏也。

  「蘊」是蘊藏,我們身心確實具足三德祕藏。「諸佛悟之而證得」,證得就是落實,落實在生活上就起作用了。「眾生迷之而流轉」,眾生迷了自性,流轉六道輪迴,三德祕藏雖有卻不得受用,仍舊過苦日子,苦不堪言。「然此祕藏,初無改移」,般若、法身、解脫三德,並不因迷悟而有所改變或是增減。「故地藏薩埵,從發僧那之初」,就是地藏菩薩從最初發心一直到修學圓滿。「及住等覺之後,自行化他,總不離此心祕藏也。」此是地藏菩薩自己修學和教化眾生的依據,菩薩憑什麼修行成功、憑什麼教化眾生?就憑自性本具的三德祕藏。地藏如是,每一尊諸佛菩薩亦復如是,此是為我們說出佛法教學理論的依據。

此心祕藏,即是涅槃。梵名摩訶般涅槃那。

  「摩訶般涅槃那」,譯作大滅度。大就是法身;滅就是解脫,滅煩惱、滅生死,所有一切知見、妄想、分別、執著都滅了。度即是般若。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閱讀全文 .....
轉載-惜緣 文/淨空大師
林水鎮居士 - 淨空大師開示錄 | 2006/11/08 22:52:31 | 回應 (0) | 人氣 (148) | 推薦 (0)
惜緣

   佛門時常講「惜緣」兩個字,惜是珍惜,緣是緣分。何以要珍惜緣分?緣分用現在話來講就是機會,機會一縱即逝,不但在這一生中機緣難遇,經上說,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很難遇到第二次,即彭際清居士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因緣」。所以,遇到機會,一定要有慧眼去認識,要有決心、毅力掌握住,決不能放鬆,這就是高度的智慧,這樣的人這一生中一定有成就。所謂的成就,一定要能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千萬不要想著,這一生不行還有來生,來生遇不到還有後生,這個心理完全錯誤。要知道「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這是真實話。所以,佛才說:「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是真難!這個機緣太希有了。

  如何才能住真實慧,把握機緣而不失機緣?一定要依教奉行。佛在經上的教導,全部都能做到,這個機會是真正掌握到了;不能依教奉行,還相信自己的意思,隨順自己的習氣,機會就失去了。

  自古以來,代代都有人發心弘傳《華嚴經》,因為緣不足、有障緣,都不能做得圓滿。中國在過去一、兩百年中,最大的障礙是經濟的困難,沒有護法大力護持。第二是戰亂,受時局的影響,所以雖有很多法師、大德發心弘揚《華嚴經》,但都無法完成。李炳南老居士晚年發心講這部大經,也是講了一半就往生了,所以壽命也是個障難。因此,緣一定要珍惜,把握機緣才能真正自利利他,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香港有一位居士告訴我,他曾經見到一位出家比丘尼犯了過失,他當著大眾指責她的過失,勸她要懺悔;這位比丘尼不服,對他非常怨恨。他問我,他有沒有罪過?我說:「罪過不罪過暫且不論,你這件事做錯了。」錯在什麼地方?不懂禮節,不懂人情世故,勸過有勸過的禮節,決定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勸人改過。人都有面子,你這樣做對她的自尊心產生很大的傷害。

  老師教訓學生都關著門教訓,沒有第二個人聽見,這才是真愛護。做錯事的人接受了教訓,他會一生感激你。《禮記》上也有提到,在一般人面前可以教童子、未成年人,成年之後(女子十六歲以上、男子二十歲以上),就不可當眾教訓、批評,要尊重他的自尊心,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應當要懂。

  如果這個人不在,你在背面跟別人說他的過失,你是造罪業,這個罪過更重。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何會見到世間過?是自己的過失。看到外面境界,自己阿賴耶識裡的煩惱習氣被這個境界勾引起現行。因此,一個善學會修行的人見到、聽到過失,趕快避開,這都是古禮裡教導我們的。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真誠心、覺悟心,才能不見過、不聞過,把心住在道上。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勸人:「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話說得對。特別是一個真正發心想在這一生不但要出離六道,還要出離十法界的人,哪有時間去接觸這些不相干的外緣,還是念佛要緊,讀誦大乘要緊。一切事、一切時、一切處,要知道養自己的清淨心,讓自己念念與道相應,這就對了。

  我們明瞭現在是什麼時代,這也是懂得緣分、認識緣分、掌握緣分的重要方法。真正發心求生淨土,蕅益大師說這樣的發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心發了之後,一定要一向專念,信願引導我們決定往生。如果你還不能放下這個世間的一切,就不能往生。所謂「帶業往生」,是帶過去的業,不是帶現前的業,現前的業帶不了。換言之,心地對於現前一切事物,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一塵不染、一心向道,這是真正念佛。

  「念」是會意字,是「今心」,現在的心。現前心裡只有佛,除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念佛,不一定要口念。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裡教導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與念佛都是心念,心裡真有佛。身體在世間活一天做一天,不必求早日往生,也不必求在世間多住幾年,有這種念頭都是妄想、障礙,都是攀緣,而不是隨緣。隨緣是一切放下、一切隨順,自己在生活、工作、弘法利生裡不執著,不必作意,才自在、如法。所謂如法,法就是清淨平等覺,念念都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是如法。世出世間一切緣都放下,都不沾染,做自己本分的事,本分的事就是老實念佛。

  同學們在此地共同學習,這是希有的緣分,若能把學習的精神永遠保持下去,對自己一定會有幫助;如果有緣分能再幫助別人,功德就更殊勝。佛學院要辦得真正有成就,一定要懂得專修專弘。如果我們要顧及全面的佛法,也可以每一個階段定一個專門課程。譬如第一屆專修淨土,第二屆專修天台,第三屆專修法相,這樣能成功,絕對不能雜修、亂修。每一屆一部經、一部論,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這是我們累積幾十年經驗所得到的。說真實話,佛法自古至今幾千年來代代相傳,都是用這個方法,從一門、一部經論奠定根基;根基厚了,才能涉及其他經論,廣學多聞。

  今天我們見到許多佛學院,他們研究佛學的確很用功、很精進,卻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就是根不夠深。根深本固,枝葉才繁茂;根淺,很難收到效果。紮根就是在一部經論上,認真的修行,解行並重;如果有解無行,根永遠紮不牢。有解無行,清涼大師講這是「增長邪見」;一定要有解、有行,才是正知正見。所以,入佛門,正信、正解、正行是訣竅,離此原則決定不能成就。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3-0623)

閱讀全文 .....
轉載-深解義趣 文/淨空大師
林水鎮居士 - 淨空大師開示錄 | 2006/11/06 14:59:05 | 回應 (0) | 人氣 (100) | 推薦 (0)
深解義趣



   《華嚴經》上,菩薩眾的上首總共列了二十位,前面十位是同名菩薩眾,每一位菩薩名號裡都有一個「普」,就是以普賢為總,普德以下九位是別,說明了「總中有別,別中有總」。後面十位是異名菩薩,異名菩薩與同名菩薩表「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是法界真相。《華嚴經》的理論依據,與修學的原理原則,全在這二十個名號中。了解每一位菩薩名號所表的深義,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改進我們的生活,所以《華嚴經》對我們的生活非常有用處。你體會得深,成就就高;體會得少,也能得受用。《華嚴》如是,其他一切經無不如是。



   因此,研學一定先要求解,深解義趣比什麼都重要。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須要遵守這些規矩。這些規矩與自性、法界完全相應,它不是任何人建立的,如經所說「法爾如是」,就是現代人講自然的規律。真實說,它比自然還要自然,所以佛法用「法爾」,不用「自然」。一切諸佛在因地裡依照這個準則去修學,成佛之後,所表現出來的依然如是。在因地約束自己,在果地完全恢復到自然,正是所謂「從心所欲,不踰矩」,自然就相應。



   然後,對於現在整個世界的災難,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共業當中有別業,有不共業。如果修學的人多,集合這個功德力量,不但自利而且能消除世間的劫難。真心修學,念念相應,確實可以消除眾生的劫難。做不到完全相應,只要做到一兩分相應,就能減輕、延緩災難,這是真正自利利他。



   從事佛教的工作,就是從事社會教育的工作,要把這個工作做好,首先要求解,然後要認真去修行,修行就是認真改自己的過失、毛病、習氣。菩薩斷煩惱、改習氣比我們有效果,因為菩薩改毛病有「為一切眾生」的這種力量在推動他,「這個毛病受害的不是自己,是一切眾生,為了免除一切眾生的災害,我一定要把這個毛病改過來」,這個動力殊勝!為自己可以偷懶、懈怠,如果是為一切苦難的眾生,就不應該偷懶、懈怠了。沒有讀過《華嚴經》,這個道理確實很難令人接受,因為不知道起心動念是遍虛空法界。此道理與事實真相,唯有《華嚴經》講得透徹。我們做的點點滴滴,善事、惡事都是遍法界。造的業會變,而得的果不變。業力不斷向外擴散,能突破界限,而果則拘束在你的界限範圍之內。心量小,得小果報;心量大,得大果報。實在說,若是善果,這是福報;若造作罪業,就十分可怕。



   從《地藏經》得知,造五逆十惡的業十分容易,心裡一起念頭都落在貪瞋痴慢,言語行為都落在殺盜淫妄。有堅固的分別、執著,心量就很小,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可是造下的罪業,苦報是無有窮盡!因為罪業的擴散非常可怕,雖然不能說是遍法界,但是它範圍之大、苦報之長,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修善積福所得的福報,完全受心量所侷限,心量大,施少得大福;心量小,施多得小福。



   《華嚴經》最殊勝之處,就是幫助我們拓開心量,讓我們真正明瞭心量原本是包虛空法界。這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現在變成如此,是迷失了自己的心性。執著這個身是自己,身邊的人是我所有的,堅固、執著就把自性無量的德行迷失了,多可惜!所以,《華嚴經》最大的利益,就是幫助行人拓開心量,認識自己。其次,即是古人所謂的「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華嚴》的富貴是達到了極處,這是真實的富貴。世間人的富貴容易失去,佛家的富貴永遠不會失去;佛家指的是學佛之家、學佛之人。



   佛經理論確實是無比圓滿,方法也是無比的詳盡、盡善盡美,但是它的境界與事實真相,我們學起來感覺很困難,原因是自己無法做到恆順,經上講的「順性德」。法身大士的行與智德相應,經上講「智行」、「德行」。凡夫的行是與無明、煩惱相應,這就難了。無明煩惱是貪瞋痴;貪瞋是煩惱,痴是無明。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貪瞋痴生出來的,我們的行與貪瞋痴相應,貪瞋痴是輪迴心,所以是造輪迴業。因此,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能有絲毫的貪心,就能與法性相應。不能有絲毫瞋恚的意念,對一切惡人,乃至毀謗、侮辱、傷害我們的人,無絲毫怨恨心,要在此地做功夫。



   一般世間人講這樣很難,難在哪裡?難在沒有看破事實真相,所以生活中依舊是隨順煩惱,不知隨順法性。法性是清淨的,清淨、平等、覺是法性裡的性德,本來有的。隨順本來有的,這是正確的,是佛行、菩薩行。貪瞋痴慢是本來無的,隨順本來無的就是顛倒,是六道三途的眾生。所以,佛法修學最重要的就是開悟,沒有開悟要隨順法性很難。佛教導我們,沒有開悟的時候,與自己的煩惱習氣相悖來行就對了。我們在生活中學不貪、不瞋、不痴,就與煩惱習氣相悖,如此才能遠離煩惱,真正斷除習氣。



   在沒有見性之前,我們依老師,老師是釋迦牟尼佛,他是我們的本師。老師雖然不在身邊,經典是老師的遺教,依照經典來學習,就如同老師在面前一樣。老師的教誨很多,適合我們根性和生活環境的是《無量壽經》,說得更透徹的是《華嚴經》。我們展開經卷能見到字句的意義,能見到深度、廣度,都在相應。你的心行不相應,古人解釋得再詳細,你所看到的是表面,不能深入。唯有清淨、平等心,才能把自己的障礙清除;這些障礙不是佛設立的,是自己設立的。妄想、分別、執著是障礙,把障礙清除就能深入,自然能看到深度。所以,我們的心、願、行若是不相應,這個功夫就達不到,這是真實功夫,是學不來的,也無法傳給別人。必須自己認真努力依教修學,在這一生當中,才能得到圓滿的成就。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3-0617)
閱讀全文 .....
上10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下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