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中信鯨隊的球迷朋友最近應該注意到,除了「福德正神」倪福德之外,鯨隊還有另外一位左投中繼悍將羅建銘也相當受到教練團的倚重,甚至還一度獲得「天天羅」的稱號。對於過去一度被認為頂多只能擔任餵球投手,到去年的一鳴驚人,乃至於現今不可或缺的投手戰力,到底在羅建銘的身上產生了怎樣的改變?


只見剛結束練投,揮去滿頭汗水的羅建銘投手不顧疲累,親切地轉肘扭腰為記者示範所謂的「雙迴轉(double spin) 的動作,並且強調:「這一切多虧了『魔球』(Gyroball)!」


故事的緣起是在去年的「莊勝雄棒球教室」,當時客座教練羅德隊的莊勝雄先生攜帶了包含迷你橄欖球在內的各式訓練器材,為包括中信鯨投手群在內的台灣選手帶來最新的棒球理念,包括因松阪大輔而聲名大噪的GyroBall。「當時前輩告訴我,如果可以熟練『魔球』,我的快速球品質會更好,而且還可以掩護本來就拿手的曲球,讓兩種球路更有威力。」羅建銘如是說。


翻閱各網站資訊,多半記載1995年的手塚武志是這種球路的濫觴,但是早在1980年代初的巨人隊江川卓以及1987年的阪急隊星野伸之就曾經被報導可以投出類似子彈般旋轉的快速球,巧合的是,這兩位投手的拿手球路同樣只有速球與曲球。特別是星野伸之,直球球速鮮少超過130 公里,卻可以在強打如林的日本職棒拿下超過一百七十勝,他所仰賴的除了不到一百公里的超慢速大曲球外,就是球質優良的速球。「前輩說我可以成為和星野相似的投手,聽說星野的速球初速和末速相差不到十公里,如果我的速球可以像他一樣,應該可以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


或許和將近一百九十公分的星野伸之相比,被球迷戲稱為「哈比羅」的羅建銘體型顯得嬌小許多,但是他的鬥志與努力並不遜於這位一代強投。莊勝雄教練在台期間,據說他是最認真請教,私底下也是最努力練習的選手,或許要從頭改變投球觀念並不容易,但羅建銘真的做到了。


「我想,我當初真的看走眼了!」前總教練,現任二軍教頭李來發接過羅建銘的球後嘆道:「我想現在不管在哪一隊,都有羅建銘生存的空間。」採訪的同時現場擺了兩台測速槍,一台瞄準投手丘,另一台瞄準本壘板,像剛剛李教練接的這一球初速133 公里,末速128 公里,和一般投手的140 公里四縫線直球威力不遑多讓。


除了球速落差小,在位移以及尾勁上羅建銘的「魔球」也比過去的「直球」來得更有威力。上週被羅建銘三振的統一獅潘武雄也表示:「真的很不好打,看起來像是內角往上竄的球,但是棒子揮下去才發現其實會往下掉。」


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博士班黃紓緯助教實地以雷射定位追蹤羅建銘的「魔球」與四縫線速球後表示:「『魔球』可以保持直球的速度,但在垂直落差卻超過二十公分,容易引起打者的誤判。」同時在投球機制上,「魔球」也最不容易使手肘和肩膀負擔加重,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羅建銘出賽頻繁,投球內容還有一定品質的原因吧!


雖然在球技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還是會有些犧牲。「為了讓自己可以打更久的職棒,大年初一我就開始恢復自主訓練,連陪伴家人的時間都得犧牲!」羅建銘無奈地苦笑。


除此之外,投手出身的謝長亨總教練也表示,由於「魔球」的出手方式是小指面對打者,近似不轉手腕的滑球,在球後方難以施力,球速比傳統的速球略慢,使得羅建銘的球路相對單調,日後一旦打者比較熟悉「魔球」,可能又是一番苦戰。「不過,『魔球』出手得要往內翻轉手腕的方式其實也很適合投變速球,羅建銘已經開始在做相關的練習,他是個認真的好投手,一旦讓他完成了順時針迴轉的變速球,投球威力應該會再度往上提升!」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完稿日:9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