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得上大學不可嗎

 

 

讀了Gohole 寫的『18分的集體社會暴力』一文.的確值得深切省思

 

由於大學的超低錄取分數.引發媒體和社會大眾在撻伐教育政策的同時.18分的這位同學押在輿論的廣場上狠狠地吊起來鞭打.人權何在?  

 

設身處地的替這些同學想一想.錯的又不是他.為何自尊心要受到如此殘酷的踐踏? 往後的人生將要如何面對?  

 

教育的目的旨在培育適性發展的下一代.不應放棄任何一位孩子.如今大學教育走到這樣的窘境..的確是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和危機.  

 

18分的同學

應該質問你的父母:為何沒有把你生得更聰明

應該質問你的老師:為何沒有把你教會

應該質問教育官員:為何各等學校不能因材施教?不能讓你發揮所長?不能讓你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   

 

並且問一問自己.問一問社會主流非主流的各階層:非得讀大學不可嗎?不讀大學.在這層級分明的社會就找不到容身之處嗎?  

 

十年教育改革.若說尚有一點正面的價值.那便是多元學習管道.多元入學方案

先不論甄審入學尚有它不公不義虧待弱勢族群的黑暗面.至少多元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只可惜社會主流價值觀念仍存在著傳統大學教育和名校迷思.使絕大多數的家長.仍逼迫子女非得考上大學不可.從國小.國中.高中.所有課內課外的學習都是為了追逐分數.為了能夠考上大學

  

以前大學窄門難進.莘莘學子十年寒窗苦讀.考大學就像舊時科舉典試.

現在大學多如牛毛.要考不上還真不簡單.但是學子們快樂嗎?   

 

2分的英文5分的數學.上了大學只好渾渾噩噩上課睡覺考試作弊.混四年或五年或六年.出了校門依然什麼都不會.只好繼續當寄居蟹.啃老…. 

請問:這些上了大學的孩子們快樂嗎?  

 

所幸今天看到一則比較令人欣慰的新聞:有學子放棄名校高中.就讀有興趣的技職學校~~~~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路.   

 

還記得一位朋友的孩子.國小越區就讀明星學校.卻是去陪王子公主讀書.自己常吊車尾敬陪末座.國中也適應不良.讓擔任高職位的父母傷心失望.後來小孩主動要求轉技職輔導班學日本料理.終於學出了興趣.  

上了職校以後.每逢家人生日或親友聚會.都主動為大家做一桌好菜.現在是一家餐廳的二廚.計畫存錢出國深造.以後打算自己開餐廳.  

 

也有些不愛讀書的學生.放棄高中去學美容美髮.或美工護理汽車修護什麼的.上學上得高高興興.  

 

這樣的孩子你不喜歡嗎?  

 

因此.若要真正落實多元入學方案.並有效解決浮濫大學的問題.發展技職教育.輔導學子適性發展.不失為一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