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飯吃的感覺真好......

 

 

本文今日刊登于自由時報之論壇  

  古有明訓:飢寒起盜心、衣食足然後知榮辱......。如果一個連自己的肚皮都無法照顧好的人,他能有餘力貢獻才能給這栽培他的國家呢?

  中高齡失業者每天起床就得面臨飽足一餐的生活壓力挑戰,本想以己身的過往光輝經驗,好好的找一份工作以糊口養家,奈何人浮於事,他們竟發現昔日賴以為生出賣勞力的工廠,一間間的遷往人事成本較低的中國求存,這真是情而以堪啊!就算不以勞力為取向的白領失業者,欲找一份像樣的工作,也是無法稱心如意,只因舊公司因營運失敗倒店或改組,不意外的被資遣〈較幸運〉,過往的薪水及年資不能夠被新雇主概括承受,也淪為流落街頭的失業客,雖有《就業者服務法》中的反年齡歧視明文保障,但可惜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老闆以成本為由,入替薪水較平價的年青人來取代,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讓台灣的中高齡勞工,想不失業也很難。

  如果這群失業勞工是墮落的自我放棄,這就非政府要負的責任。相反的,在社會上的各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不分藍、白領的失業勞工,正為最基本的肚皮問題在煩惱,找工作沒下文又負債落跑拖著妻兒受苦受難居無定所,唯一的出路乃是找最便利的二十四小時的超商下手,夥同妻兒在眾目睽睽之下,偷竊可食用的便當或麵包,把家長身教重於言教的尊嚴丟棄在地上踐踏,想當然必定被店家捕獲上電視新聞放送,在有工作的強勢勞工的眼中:不過是五十元的便當何苦來哉?可是已山窮水盡的失業者又未嘗是發自內心願意,政府可曾體會出他們的心酸?

  鑑於上述的緊急的失業變局,筆者曾與中高齡就業聯盟秘書長蘇諍先生,研究探討這危機四伏的新類型的失業犯罪實例,他以過來人〈也是失業受害者〉的身份親身體驗,他提出了政府何不廣設《失業者大食堂》來因應這一波失業浩劫,他的構想是:由勞委會與全台的民營自助餐業者合作,發行失業者餐券〈一餐以五十元為限〉,在他們找尋工作的這段青黃不接的空窗期,能夠憑券有信心的踏進餐飲店補充生命的基本供需,這一來一往,不但能減少因餓肚犯罪偷竊的情事,更能使國內的生意市場活絡一舉兩得。

  如果在台灣的勞委會無法師法德國經驗:發放運動健身院的憑券,給失業者入內社交儲備日後重返職場能量,不妨就從失業者的餐券著手,或許,就沒令人難過遺憾的慘事發生,畢竟我們是阿扁總統口中所言的人權立國的台灣。